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酒店行业动态

AG真人- 官网|【陕西传媒网】新气象新举措新机遇 新常态下前三季度陕西经济交出稳健答卷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7:11    次浏览

翻开2016陕西GDP增速走势图:首季以7.6%平稳开局——中场7.2%的“接力”缓中趋稳——进入三季度,稳中趋好的势能助推经济加速7.3%。中高速增长下的波动起伏,好比产业调整转型的澎湃“脉象”,将“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”的经济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。 今年8月,陕西当月能源工业增速由负转正。前三季度延长石油化工收入增长36%。图为延长石油靖边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。 通讯员 李华栋 记者 程靖峰 摄 记者 袁景智 摄 新技术引领新变革。美季云创将VR技术应用于家装行业,给用户在家装前直观展示一个虚拟“未来的家”。图为参观者正身临其境感受家装的效果。 记者 李晓红 摄看气象——能源工业增速由负转正,非能源工业保持快速增长;在市场倒逼和主动作为双重动力下,全省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速转正、工业企业效益转好,省属国企提前完成全年百亿利润目标;中兴通讯、吉利博越、比亚迪共同发力……托起陕西产业转型升级的底气。看机遇——“一带一路”重要战略节点的定位在坐实;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,身处西北内陆的陕西,与世界一起脉动;打造“中国孟菲斯”全面加速,航空航天、商贸物流、文化旅游、能源金融四大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;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能正在积聚,构成陕西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机遇。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”全省促投资稳增长政策研判精准,措施果断,与市场无形之手相结合,释放了巨大能量。三季度,陕西经济列车平稳前行。这份稳健的经济答卷,体现了省委、省政府适应、引领经济新常态,掌控经济全局的高超驾驭力和坚强领导力,更体现了全省上下直面经济下行压力,敢于担当、埋头苦干的壮志豪情。新气象:增长有速度发展有质量一直以来,210国道榆林段的运煤车数量,被看做陕西煤炭市场的“晴雨表”。时隔4年,这里又出现了运煤卡车排起长龙,排队等煤的场景。不只榆林,彬长矿区的煤炭价格,今年也迎来难得的回升。陕煤化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“目前煤价已经比年初翻了一番。”榆林矿区和彬长矿区是陕西最重要的产煤区,在限产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带动下,煤炭市场在今年下半年迎来价格回升。三季度,陕西煤炭行业的回暖势头牵引能源工业增速由负转正。9月,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3%。在能源工业打了一场漂亮的“翻身仗”的同时,陕西省非能源工业快速增长,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。前三季度,全省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1%,高于能源工业增速13.8个百分点。经济增长越困难,越要在结构调整中找出路。陕西经济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,经济增长的一些新潜力、新动力也在不断孕育。今年以来陕西省工业高技术和转型升级新产品较快增长。其中,集成电路圆片同比增长3.1倍,太阳能电池增长89.1%,化学药品原药增长52.5%,新能源汽车增长57.4%。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,必须毫不动摇、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,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、控制力和影响力。前三季度,延长石油集团化工板块收入增长达36%;陕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4%,在车市销量一路飘红。与此同时,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速转正、工业企业效益转好。日前,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162亿元,已超额完成全年100亿元目标。加大产品促销力度,是省政府工业稳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。陕西省工业企业结伴走出“家门”,自我“推销”,先后在北京、西宁、昆明等地举办了陕西名优产品展,陕西秦岭绿色食品展、陕西奶业出口展等工业品促销活动。宝鸡、咸阳、渭南、安康和杨凌等市区赴省外开展了名优产品展销推介活动,前三季度全省共举办各种促销活动81场。全省工业产销率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,陕西的工业品大踏步“走出去”。10月17日7时30分,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搭载着两名航天员飞向太空,举国欢腾。由航天六院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,成功将飞船送至太空。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天线网络为航天员提供全程信息传输保障。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,航天产业成为具有科技先导性和高度综合性的龙头产业,它带动了计算机、光电子、精密制造等众多技术的发展,更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成为陕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完美注脚。新举措:面对困难陕西“有办法”今年以来,经济走势起起落落,外部环境风云变幻。面对困难,省委、省政府保持战略定力,因势而谋,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意见、工业稳增长21条措施,召开工业稳增长促投资会议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会议等,助推经济发展。今年以来,围绕“减”字,陕西省大刀阔斧,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跃然而出:6月,《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》重磅推出,明确了陕西省落实五大任务的具体措施。随后,去产能、去库存、降成本和补短板行动计划相继发布,明确了各自目标任务。在任务的倒逼下,目前,全省已压减炼铁产能160万吨、炼钢产能70万吨,全面完成目标任务。退出煤炭过剩产能完成年计划的68%。西安市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降为11个月。与此同时,重点领域改革在朝着纵深推进。电价改革堪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“硬骨头”。为此,省政府出台了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,今年先后降低陕西电网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4.5分,降低陕西电网大工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1分,降低榆林电网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及销售电价等,每年可减轻省内工商业用户电费负担约18亿元。一系列政策措施,在财税支持、创业扶持、创新推动等方面,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和引导作用。新机遇:新动能孕育发展新空间GDP增速7.3%,经济“稳”字当头,稳中向好;投资增长11.3%,企稳有升,增速重回两位数;出口增长13.1%,开放发展步伐加快……细究隐含在数据中的积极因素,陕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能正在积聚,构成陕西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机遇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一个个经济、文化交流舞台的搭建,吸引着产业、资本竞相登场。首当其冲的是航空航天和商贸物流领域。地处国家版图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,使陕西省具有了较低的物流成本。在此基础上,陕西省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国际货运航线,意欲将空港新城打造成中国的“孟菲斯”。航空制造业也有望借助自贸区的“东风”加速推进。据了解,利用自贸区赋予的各种有利政策和资源,做强大型运输机、新型涡桨支线飞机及航空装备产业,构建覆盖全省的低空飞行网络,加快形成通用飞机设计、制造与维修产业集群,将成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之一。众多领域的资源及产业基础优势,无疑将通过自贸区的“几何倍放大”,使产业迸发出更强的竞争力。这些亮点和动能,无疑将释放更加充分的新机遇,给陕西经济下一阶段的前行带来新的发展空间。下一步,陕西省将在稳工业增长、扩投资促消费、深化改革推动协调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,抓好新机遇,继续新作为,积蓄新能量,让陕西经济肌体充满生机,实现“十三五”的良好开局。(记者 程靖峰 陈艳 汪曼莉)来源:陕西日报本期编辑:张倩